如果用一句话来描述解荡创建玮沐医疗的故事,那就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误打误撞进入化学专业,本以学术为志业,却因生活所迫选择进入跨国企业;本以为可以安稳度日,却因父亲去世而改变事业方向;本来受人所托研发微球产品,却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创业机遇......解荡创业前的人生被一连串未曾预料的变化推着向前,直到2020年玮沐医疗创立,故事的前半程才终于迎来一个正式的拐点。
这家创立不到3年的公司被称为国内首家高分子材料介入医疗器械平台。玮沐医疗正在打破按照科室制造医疗器械的传统,以高分子材料为依托自主研发横跨各科室的介入医疗器械产品。解荡告诉张通社,“玮沐要成长为以技术为核心,以创新为引领的医疗器械公司,不会再走老路,让销售渠道决定公司的产品研发。”
即便已在产业中历练多年,博士出身的解荡在交流中仍旧保持着学者气质,语气温和,说话节奏较慢。他谦虚、坦诚地向张通社讲述了自己的创业历程。
玮沐医疗创始人 解荡
01
机会就藏在人生转角处
“高考前,我放弃了保送机会,结果没想到考试发挥失常,误打误撞地去了湘潭大学,然后又被莫名其妙地调剂到了化学专业。”解荡说。
湘潭大学是解荡的父亲随意填在高考志愿表上最末位的院校,父子俩在高考前都没想到成绩一向优异的解荡竟然会落到最末位的志愿。
初次接触化学,解荡对这门学科的印象是:有点low。当年在解荡眼中,化学是无趣的,化学实验过程也被他形容为穿着白大褂天天在实验室里洗瓶子,“因为化学的理论性不及物理专业强,这更多是一门经验学科,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泡在实验室里做实验”。
然而,深入了解后,解荡发现了这门学科独有的魅力:化学能够创造新物质。“就像以前自然界不存在阿司匹林,但我可以通过化学实验创造出阿司匹林。”解荡举例道。
为了在化学领域做更深入的研究,解荡选择了学术道路,从湘潭大学的本科一路读到复旦大学的博士。在硕士阶段,解荡转到了化学专业下设的二级学科——高分子化学,这段学术经历成为了解荡日后基于高分子材料搭建技术平台并创建玮沐医疗的起点。
2007年,被博士生导师称为“做学问的好苗子”,当作“重点培养对象”的解荡,因为经济原因放弃了学术道路,选择接受世界著名的机器制造跨国企业3M的offer。这家成立于1902年的企业,一直以产品种类繁多著称,产品范围从家庭用品到医疗用品,从运输、建筑到商业、教育和电子通信等各个领域。
解荡坦言,与读博时每月1000元的补贴相比,3M给出的14000元的月薪非常有诱惑力,再加上自己当时已成家立业,需要承担家庭开销,所以3M是更好的选择。
也正是在3M工作期间,解荡未来的创业理念开始初具雏形。现在提起玮沐医疗的企业文化,解荡仍会谈到3M带给他的影响,“3M注重创新嫁接,不拘泥于某种特定产品,把新技术工艺嫁接到各类产品上,赋予产品更好的性能”。这一点恰巧与玮沐医疗不谋而合:不局限于特定科室,以技术为支撑研发用于各科室的介入医疗器械。
2011年的中秋节,解荡的父亲因肝癌去世,原本在3M做手机、电子产品和胶水胶带材料开发的解荡猛然间觉得自己手头上的工作失去了意义,“我觉得挺亏欠父亲的。他走的那一天我也没在,所以我就想着以后要做出一款能够治疗肝癌的产品”。次年2月,解荡便跳槽到有“医疗保健业世界级产品供应商”之称的柯惠,专注于学习研发医疗器械。
可不曾料到,2015年解荡赶上了柯惠被医疗器械巨头美敦力收购以及不久后的中美贸易摩擦。因为国际环境动荡,公司的研发中心面临被撤回美国的风险。
于是,解荡决定辞去工作开始创业。不过,第一次创业还不到一年便以失败告终。由于合作协议并未设置退出机制,创始成员间发生矛盾后没法依照协议条款解决,最后解荡被迫退股。
此时,对于研发治疗肝癌产品仍心心念念的解荡选择去民营企业恒瑞医药学习栓塞微球产品的研发技艺。“当时我对这门技艺不熟悉,也不擅长和人打交道。民营企业注重实操,我就想着去学习一下,把这两块儿给补上。”解荡告诉张通社。
后因在恒瑞医药并未接触到微球产品的研发,解荡选择离开恒瑞,赴华南理工大学任教,同时在闲暇时间利用学校实验室设备研究微球配方。
2020年底,心玮医疗的董事长找到解荡,希望这个既有学术积淀,又有产业经验的学者帮忙开发一款微球产品。这与解荡正在从事的研究不谋而合,他便欣然接受。原本玮沐医疗是心玮医疗孵化出专门研发微球产品的项目,但在解荡的坚持下,他最终和心玮医疗的董事长达成协定:玮沐医疗脱离心玮医疗,调整股权结构,成为一家未来可自主选择上市的公司。
目前,玮沐医疗已成长为初具规模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在解荡的带领下,玮沐医疗基于高分子材料,创新研发各类介入医疗器械,主要用于肿瘤、医美、泛血管介入等领域。企业在研的三款核心产品分别为聚乙烯醇栓塞微球、静脉曲张闭合胶,以及左旋聚乳酸和玻尿酸混合而成的新型童颜针。
至今,玮沐医疗先后完成两轮数千万元融资。最新的Pre-A+轮融资发生在两个月前,由沃永基金独家投资,此轮融资将用于加速公司现有核心管线的临床进度。
02
“专业人做专业事,我只想做好产品研发”
“过去,产品的性质由销售渠道主导,并不是说公司擅长做什么产品,就能做什么产品。”解荡表示,自己想要打造一家以技术为主导的公司。
“专业的人要做专业的事,我们只想做好产品研发,把渠道搭建交给别人去做。”解荡认为,玮沐医疗的优势在于其所有的高分子材料技术以及相关研发人才。如果由企业自主搭建整个销售渠道,那么将投入巨大成本,导致企业丧失技术层面的竞争优势。所以只有把销售渠道外包出去,玮沐医疗才能集中精力做出最好的产品。
技术层面上,玮沐医疗构建了MBA技术平台:M(membrane)代表膜,B(beads)代表微球,A(adhensive)代表胶。
技术基础决定产品研发走向。
在膜领域,玮沐医疗正在研发高分子合成材料生物瓣膜,用于替换人原有的心脏瓣膜。现有的生物瓣膜原材料一般为牛心包、猪心包,但此类材料一直存在依靠进口、一致性差与费用昂贵等问题。“一个心脏瓣膜支架动辄二三十万,这对国内普通老百姓来说是一笔很大的支出。”解荡称,玮沐医疗目前已经研发出高分子合成材料生物瓣膜,但还未进行动物验证和临床验证,这是一项需耗费大量时间的长期工程。
在微球领域,玮沐医疗已研发出两款产品:聚乙烯醇栓塞微球以及左旋聚乳酸和玻尿酸混合而成的童颜针,这两款产品正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据解荡介绍,跟国外进口产品相比,聚乙烯醇栓塞微球更适合中国医生的手术习惯。由于中国医生手术量大、时间紧迫,所以栓塞微球的载药速度必须匹配医生的翻台速度,“进口微球载药一般需90分钟,而我们研发的微球把载药时间缩短至15分钟,节省下来的一个多小时能让医生再完成一台手术”。
跟恒瑞医药研发的栓塞微球相比,聚乙烯醇栓塞微球载药后的密度更接近血浆密度,意味着微球的悬浮性更好,误栓的概率更小。此外,这款新型微球的极限形变被提高到70%,也就是说即便医生在注射时用力过猛,微球破碎的风险也会大大减少。
另一款基于微球的产品—童颜针跟原有的玻尿酸美容针相比,添加了左旋聚乳酸。左旋聚乳酸可在体内水解产生乳酸,从而刺激皮下细胞产生胶原蛋白,最终实现长效填充效果。
目前,玮沐医疗已和珀莱雅达成合作,在新型童颜针获批上市后,珀莱雅将用自建渠道销售这款产品。
在解荡擅长的胶领域,玮沐医疗研发出了用于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静脉曲张闭合胶,对标美敦力的产品Venaseal。
比起包含胶、胶腔、导管、导石以及注射器的套装产品Venaseal,玮沐医疗开发的静脉胶产品拆分了注射套装,并且提供1毫升、2.5毫升、5毫升、7毫升不同规格、不同粘度的选择。解荡指出,“这样的设计能减少病人在使用医疗器械中不必要的浪费,他们可以按需购买不同的产品。”
解荡还表示,之后玮沐医疗也会考虑选一条核心管线建设一支销售队伍。一方面,主要管线需要有自己的销售渠道;另一方面,自建销售队伍能让公司更了解销售流程,从而增强对经销商的甄别能力。
03
嫁接创新技术,成为国内迷你型3M公司
“中国医疗器械的发展处于刚刚起步阶段。”解荡表示。
目前,我国医用高分子材料仍然高度依赖进口。高分子材料行业的技术与产品质量直接决定了下游医疗企业的研发进度与产品性能。掌握材料者,即掌握了创新与生产的自主权。
“过去国内很多基于高分子材料的医疗器械都是仿照国外,在做了形态结构的调整后直接拿回来用。”解荡告诉张通社,模仿和复制是研发过程中的必经之路,先有me too,才会有me better,现在企业要做得是深入材料层级去进行创新。
谈及公司的发展规划,解荡希望将来玮沐医疗能发展为一家介入医疗器械领域迷你型3M公司,“3M是一家材料公司,虽然产品奇奇怪怪、五花八门,但始终强调一点—创新嫁接,把创新的技术嫁接到产品上,给产品带来更高的价值”。解荡直言,玮沐医疗不会局限于某单一科室进行产品研发,而是会把更多高分子材料技术嫁接到用于不同科室的各类医疗器械,让其更有价值。
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玮沐医疗下一步的产品战略更具灵活性。
解荡介绍道,接下来玮沐医疗将尝试做齿科产品,用树脂填充材料做牙齿,平衡好人造牙齿的硬度和韧性。此外,公司也在进一步拓宽微球材料的应用范围,除了治疗肝癌的栓塞微球外,研发团队还在开发治疗关节炎、子宫肌瘤等疾病的微球产品。
到今年年底,解荡预计拿到静脉曲张闭合胶的医疗器械注册证,之后再用一年时间拿下另外两款产品的注册证书。
关于玮沐医疗的发展方向和高分子材料的开发应用,解荡还有很多构想,他的创业后半程也在争取早日实现核心产品商业化的目标下稳步推进中。来源: 张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