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2024深圳医博会-2024深圳国际医疗器械展览会! 上海展 北京展 深圳展
媒体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中心 >> 行业新闻 >> 浏览
媒体中心
行业新闻

狂潮!2022手术机器人招标数据来了

时间:2022-12-13 9:52:43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点击:

来源:器械之家

2021年被业界视为“手术机器人元年”,多家国内外企业纷纷在手术机器人赛道进行了布局。而到了2022年,手术机器人迎来上市、上岗高峰期,国产手术机器人集中落地,多款产品获得国家药监局的注册批准。

近日,器械之家根据中国政府采购网发布的信息进行了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11日,全国各级医院的手术机器人招标公告达89个,其中上半年招标公告为32个,下半年招标公告为57个;而在中标方面,截至12月11日,全国各级医院的手术机器人中标公告为55个,其中上半年中标公告为19个,下半年中标公告为36个。

01

手术机器人集中落地

手术机器人招标公告达89个

根据中国政府采购网发布的信息,上述招标、中标标的涉及手术机器人、手术机器人配件及耗材、手术机器人维保服务等。

在手术机器人方面,根据临床应用领域分类,涉及骨科、经自然腔道、神经外科、经皮穿刺、口腔等领域。

2022年手术机器人招标数据部分截图(文末附完整招标数据)

在2022年的手术机器人招标项目中,招标金额从从具体临床应用来看,腔镜手术机器人和骨科手术机器人成为招标热门产品,各医院的招标预算金额在1000万元至3000万元之间。

其中,高达3000万预算的是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拟采购的内窥镜手术控制系统。值得一提的是,该招标采用单一来源采购方式,拟定采购直观手术公司(Intuitive Surgical Inc)生产的手术机器人设备。而纵观2022年的手术机器人招标公告可以发现,在内窥镜手术机器人中,采用单一来源采购方式的医院不在少数,且采购的均为直观公司的手术机器人。

多家医疗机构认为,直观手术公司生产的手术机器人设备是在国内获得医疗器械注册,且注册适用范围唯一能同时满足泌尿外科手术、普通外科腹腔镜手术、妇产科腹腔镜外科手术、胸外科胸腔镜手术、胸腔镜辅助心脏切开术等预期用途的手术机器人产品,国内市场尚无其他同类产品。

2022年手术机器人中标数据部分截图(文末附完整招标数据)

由此,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几乎垄断目前腔镜手术机器人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在内窥镜领域的招标中,几乎看不到其他品牌的身影,仅有部分手术刀等相关基础配套设施的企业在该领域中标。

不同于腔镜手术机器人领域的一家独大,在骨科领域,手术机器人的竞争则相对激烈。在国产骨科机器人设备中,天智航的天玑手术机器人、键嘉ARTHROBOT机器人等相继进入了医院的采购名单中。

2022年手术机器人中标数据部分截图(文末附完整招标数据)

除骨科、腔镜手术机器人外,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口腔手术机器人等也进入了招标项目,但其体量较小。不过从企业来看,国产设备在这些领域的潜力巨大,华科精准、柏惠维康等企业均进入了相关医院的采购。

02

医保定价,明确手术机器人收费

今年3月,业内流传着一份国家医疗保障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司发布的《关于完善骨科“手术机器人”“3D打印”等辅助操作价格及相关政策的指南(征求意见稿)》,该文件其中将骨科机器人手术按实际功能分类,规定费用加收比例和上限。

而在今年9月23日,湖南省医疗保障局发布《关于规范手术机器人辅助操作系统使用和收费行为的通知》,进一步规范手术机器人辅助操作系统的使用和医疗服务收费行为。需要指出的是,此次发布的文件中对手术机器人收费项目的约束,不仅限于骨科领域。

湖南省医保局的这一《通知》,除了手术机器人辅助操作系统的合理使用和定义之外,还明确了各项系统的收费细节。

其中手术机器人辅助操作统一作为手术价格项目的“加收项”进行收费。按照手术项目的基准价格进行一定比例加收,最高可加收300%。其中完成手术部分核心操作步骤的,加收80%;完成手术全部核心操作步骤的,加收300%;80%和300%任选其一,不能叠加。且手术机器人加收费用不纳入医保。

加收标准包含导航定位工具包(包括但不限于基座、跟踪器、连接器、标定器、引导管、套筒、固定器等)以及“手术机器人”使用过程中消耗的其他耗材费用。

另外手术机器人辅助操作系统只具备和发挥导航定位功能的,每例手术加收 40%,核心术式价格在每例 5000 元以上的,加收标准按每次 2000 元封顶。

03

赛道投资布局火热

国产手术机器人商业化困境将解?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科技的快速渗透,医疗健康正在与机器人全面融合,引领外科技术大变革,手术机器人行业迎来快速发展。2020 年全球机器人手术市场规模为 61 亿美元,预计从 2021 年到 2028 年将以 17.60% 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到 2028 年将达到 222.7 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1414亿元)。

曾有机构预测,2026年中国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将增长到242亿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高达44.3%,目前国内手术机器人发展尚处于早期阶段,市场潜力大。

伴随市场的发展手术机器人领域融投资火热,手术机器人产品如雨后春笋,整个行业备受瞩目,与达芬奇一较高下的口号不绝于耳;但真的如此吗?

从市场来看,目前整个手术机器人市场,仍是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母公司直觉外科一家独大,从技术革新来看,国产手术机器人与达芬奇仍有一定差距。但伴随市场的发展手术机器人领域融投资火热,手术机器人产品如雨后春笋,整个行业备受瞩目。

达芬奇腔镜手术机器人

达芬奇(da Vinci)手术机器人由美国直观医疗公司制造生产。美国直观医疗公司创立于1995年,总部设在美国加州,是开发革命性微创手术仪器和技术的先驱。1999年,第一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面世。2000年,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正式成为第一个受FDA批准用于临床手术的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系统。

20 多年来,达芬奇平台开创了手术室的新功能,改变了微创手术领域。通过超过 500 万次手术,Intuitive已成为手术机器人领域公认的领导者。

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医生操控台、床旁机械臂系统以及影像处理平台。主刀医生坐在控制台前控制器械和镜头;床旁机械臂系统是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操作部分,它放置在患者身旁为器械和镜头提供支撑,并实现医生的操作;影像处理系统,为患者身边的手术团队提供图像信息。

2022年4月21日,直觉外科Intuitive宣布了截至2022年3月31日的季度财务业绩。与2021年第一季度相比,全球达芬奇手术增长了约19%。2021年第一季度反映了COVID-19大流行造成的中断,2022年第一季度反映了COVID-19的又一次复苏。2019年第一季度至2022年第一季度的复合年增长率约为15%。

在装机量上,一季度安装311台达芬奇手术系统,与2021年第一季度的298台相比增长了4%。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将其达芬奇手术系统安装基数增长至6920套,与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末的6142套相比增长了13%。

2022年第一季度营收为14.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6.8亿元),较2021年第一季度的12.9亿美元增长15%。2019年第一季度至2022年第一季度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5%。

天智航骨科手术机器人

天智航是国内首家获得CFDA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的“骨科机器人导航定位系统”,同时也是2018创新医疗器械中唯一的“国际原创”产品。天智航的第三代手术导航系统“天玑”2016年11月获得CFDA三类注册证,是国内首家,全球第五家取得医疗器械机器人注册许可证的企业。

2021年2月,公司生产的“骨科手术导航定位系统”(天玑®2.0)获批上市。天玑2.0骨科手术机器人采用了6自由度的机械臂作为核心部件,相比前代技术自由度大幅度提升,可以实现手术当中覆盖全身不同部位不同角度的机器人手术操作要求。值得一提的是,其临床精度可达到亚毫米级别(<1mm),大幅提高了手术安全性。

Robotics-guidedOrthopedic Surgical System,即天玑Ⅱ骨科手术机器人国际版,也成为了国内第一个经认证符合该标准的骨科手术机器人产品。据悉,天玑2.0骨科手术机器人国际版适用证覆盖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全节段脊柱外科手术和骨盆、髋臼、四肢等部位的创伤手术。

柏惠维康-神经/口腔手术机器人

北京柏惠维康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专业从事医疗机器人研发、生产、销售、运营的高科技公司。其核心团队曾先后承担国家 863 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科技部国际合作等课题研究任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医疗机器人临床方面创造了多项国内第一纪录。

2018年4月,柏惠维康研发的神经外科手术导航定位系统(商品名“睿米”)获医疗器械注册证,2020年3月,柏惠维康第二款产品神经外科手术导航定位系统RM-200获得Ⅲ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

另外在2020年12月完成D轮融资后。该公司再添新品,“瑞医博”口腔手术机器人获得NMPA认证,这也是国内首款口腔领域手术机器人获批产品。瑞医博口腔手术机器人是国内首款NMPA认证口腔手术机器人产品,能辅助医生完成标准化、高精度、智能化手术,可精准完成主要应用于单颗、多颗、对侧牙列种植等多种口腔种植手术,目前精度误差控制在1°和0.5mm以内,可使医生的学习曲线大幅降低,缩短手术时间,可实现标准化种植。

键嘉机器人

键嘉机器人成立于 2018 年,公司致力于研发技术领先的硬组织手术机器人平台,为医院提供有竞争力、安全可信赖的产品,推动国内外科手术领域的技术进步。

公司自主研发的骨科关节手术机器人Arthrobot是国内首款可同时覆盖髋关节与膝关节置换的手术机器人平台,打破了进口手术机器人在该领域长期垄断的局面。公司现有已授权专利及在申请专利共计百余项,并在牙科/运动医学科/神经外科/骨科/人工智能等领域持续布局。

鑫君特-骨科手术机器人

深圳市鑫君特智能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致力于骨科手术机器人研发和销售。创始人姜黎威,早年是上海瑞金医院医生,离职之后曾任职骨科巨头捷迈邦美、施乐辉高管,后来加入国产骨科龙头创生控股公司。

鑫君特ORTHBOT®手术机器人于2021年2月正式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具有自动置针功能。适用于脊柱外科手术的术前规划、术中导航定位和克氏针置入,辅助完成手术。

术锐微创腔镜手术机器人

术锐定位于高端精准医疗领域,专注于第三代单多孔通用型的微创腔镜手术机器人系统,致力于完全自主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打造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和全链条关键技术。2019年底,术锐作为国内腔镜手术机器人企业的唯一代表,参加了工信部与卫健委联合举办的“十三五高端国产诊疗装备成果展”。

依托“对偶连续体机构”设计,术锐手术机器人的高刚性蛇形手术臂动作灵动精准,能够在狭小的空间内完成各种复杂的手术操作,在患者体内独立实现6+1自由度的全维运动。

高刚性连续体蛇形手术执行臂具有设计紧凑性、运动灵活性和负载可靠性。相较于达芬奇和Titan Medical采用的钢丝驱动方案,执行臂克服了现有蛇形结构中强度和力度不够的缺陷,引入超弹性镍钛合金结构骨冗余配置,能够在整体连续形变的情况下,保证结构高强度和高刚度,完成各种精准着力操作。在极端的意外情况下,若干结构骨断裂,手术执行臂依然可以正常工作,保证手术能够安全完成。

——

由于起步较晚,国内手术机器人企业的商业化落地还处在初期阶段。根据招股书数据,即使是一些头部企业,许多产品距离上市仍需要时间,目前多数处于亏损状态。但另一方面,在我国庞大的医疗生态体系中,全国35394家医院中引进医疗机器人的医院不超过100家。这意味着国内机器人企业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伴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多种大病病发率上升,或将导致入院进行手术医疗的人次进一步增加,手术机器人的应用有助于缓解乃至解决医疗服务供需不平衡,全面提高医疗供给的效率。

应用于临床医疗的机器人数量较少,但对于国内企业来说反而是一次机会。2021年被称为手术机器人国产化元年,国内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了这一赛道,同时攻克了很多技术难题。尽管国外机器人产业发展较早,但机器人研发的复杂性使效率和效果方面并未触达天花板,国产机器人的发展前景仍然值得期待。

附:2022年手术机器人招标、中标数据

2022年手术机器人招标数据(点击可查看大图)

2022年手术机器人中标数据(点击可查看大图)

观众预登记 展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