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沛嘉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在其全球总部举行了一场战略创新合作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宣布与营养、健康和美丽领域的创新者帝斯曼-芬美意集团旗下生物医学业务部门合作,利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和热塑性聚氨酯(TPU)研发的高分子心脏瓣膜取得成果。此次双方战略创新合作伙伴备忘录的签署,将进一步聚焦高分子瓣膜材料的研发创新,有望引领全球高端医疗器械材料领域划时代变革。
沛嘉医疗是中国结构性心脏病及脑血管介入高端医疗器械领域龙头企业,拥有覆盖主要瓣膜疾病和下一代核心技术的结构性心脏病产品管线组合和产品开发团队,以及面向出血及缺血性脑卒中市场的完备商业化产品和创新术式组合。2024年沛嘉医疗销售收入6.1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40%。
帝斯曼-芬美意生物医学业务部门总部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并在中国上海设有办事处以及创新应用研发中心。作为帝斯曼-芬美意集团的一员,生物医学部门在生物材料及其应用领域拥有无可比拟的专业知识,助力沛嘉医疗等合作伙伴为全球患者创造突破性创新。
此次合作,沛嘉医疗与帝斯曼-芬美意生物医学业务部门强强联手,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以及热塑性聚氨酯(TPU)瓣膜材料研发领域实现新突破。根据备忘录,双方将建立长期、稳定、互利的战略创新合作伙伴关系。利用帝斯曼-芬美意生物材料,双方研发团队将基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材料,在新型高端医疗器械产品的设计、开发、关键原材料的性能优化、新材料研发、以及先进制造工艺和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领域等方面展开合作。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是轻质高强的高分子材料,强度是同等尺寸钢结构的15倍。采用超细纤维,通过独特的编织及多层融合技术,制造出高分子瓣膜材料,能完美代替现有的心脏瓣膜动物源材料。在产品灵活性,生物相容性方面具有显著的改进潜力,有望实现瓣膜材料的革命性迭代升级。
高分子瓣膜材料是一种非生物源、无机材料,其物理和生化性能,及寿命优势非常明显,也能够适应更年轻的病人。相比于传统动物源瓣膜材料,高分子瓣膜材料具备两大优势,一方面是提升产品寿命,扩大适应症;另一方面是降低成本,适合大规模生产,这对心脏瓣膜产市场的发展,惠及更大的病人群体意义重大。
沛嘉医疗自主研发的高分子瓣膜是一种新型聚合物瓣膜,使用五层仿生聚合物纤维编织物作为瓣膜材料,模拟人体自体瓣叶的相应各层材料的功能,更接近人体自体瓣膜各项功能。该产品在4亿次加速疲劳测试后保持稳定的血液动力学,展示了出色的耐用性,预期寿命远高于目前的生物源瓣膜材料。该产品的研发已成功入选苏州市面向全球“揭榜挂帅”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目前,该产品已经完成了动物实验,并准备进入临床试验。
沛嘉医疗首席运营官潘孔荣表示,沛嘉医疗在与帝斯曼-芬美意生物医学业务部门多年合作的基础上,双方将进入更深层次的协同。高分子瓣叶材料的研发,作为沛嘉医疗的核心平台技术,一旦完成开发,将会被应用到各产品线,提升各产品的性能,并打开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在结构性心脏病领域的应用。
帝斯曼-芬美意生物医学业务部门总裁Paul Spencer表示,“在帝斯曼-芬美意,我们致力于通过创新的生物材料解决方案推进血管应用领域发展,支持实现更好的临床疗效、降低医疗成本以及改善全球患者生活的目标。我们非常高兴能与沛嘉正式合作,共同在中国推动这一愿景变为现实。”(王晓辉)
来源:人民日报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若涉及侵权,请立刻联系删除